明万历五彩龙凤纹双耳带环瓶为我馆旧藏,国家三级文物。口径5.7cm,高22.1cm,足径6.8cm。洗口,长颈,溜肩,长腹,高足胫,圈足,足底无釉。通体青花五彩装饰,釉上彩有红、黄、绿色等。颈部贴塑红彩夔龙衔环双耳,颈部绘有芭蕉纹,腹部绘有游龙戏凤纹,足部绘有秋蝉纹。口沿下署青花楷书“大明万历年制”六字横排款。
此瓶为当时的陈设用瓷,造型端庄凝重,优美典雅,纹饰细腻,线条流畅,图案满密,色彩浓艳。
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,是景德镇瓷器釉上彩的一种,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。明宣德时已有五彩,但明代釉上彩以红、绿、黄三色为多,嘉靖、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,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,称为“青花五彩”。清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,蓝彩色调浓艳程度超过青花。自雍正朝始,粉彩盛行,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。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,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,故又称“硬彩”或“古彩”。
明万历时期的五彩采用的是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结合的方法,制作过程极为复杂。首先在毛坯上勾勒出纹饰,之后在瓷胎上填上部分蓝色青料,再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半成品的青花瓷,烧好后再用五彩填上空白的地方,最后完成二次入窑,用高温度烧造,出窑后的成品五彩牢固。